為推動油氣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,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,更好發揮政府作用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自然資源部于7月28日發布《關于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提出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,嚴格控制礦業權協議性出讓。
“《意見》提出的相關要求全面、嚴格、細致,有助于促進油氣體制改革和礦業權改革落深落實。這是為進一步深挖油氣增儲上產潛力,繼續充分調動上游投資積極性,也說明油氣產業上游改革將聚焦于推動市場進一步開放!睂ν饨洕Q易大學國際商務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董秀成在接受《中國能源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“盤活”資源多有嘗試
當前,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較高。相關數據顯示,2022年,原油對外依存度達71.2%,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40.2%,油氣供需矛盾依然突出。
同時,在國內油氣勘探開發難度加大、勘探成本剛性上漲的背景下,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十分必要。
“十三五”以來,在頁巖氣探礦權招標、常規油氣探礦權邀標及新疆常規油氣區塊招標等工作基礎上,國家相關部門委托地方政府以招標、掛牌、拍賣等方式開展了多次常規、非常規油氣探礦權競爭性出讓工作,以盤活和發現更多油氣資源,推動增儲上產。
“此前,國家已經出臺多項政策為油氣體制改革實踐提供制度支撐,尤其是對油氣礦業權管理制度中的出讓方式、出讓收益、審批權限、探礦權期限、儲量管理等作出重大改革! 董秀成表示,“此次發布的《意見》對進一步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、實行油氣探采合一制度等提出了更為細致的要求!
“對探礦權施行開放政策,改變了以往油氣礦權受壟斷的局面,吸引不少企業進入上游。未來油氣市場也將更加強化市場競爭的公平性,對那些獲得市場主體地位的油氣企業采取一視同仁的政策,通過相互之間的市場競爭與合作獲得充分發展,讓資源變產量,實現良性發展。”董秀成說。
未來,油氣資源管理改革以礦業權硬退減和全面競爭性出讓為抓手,將沿著全面放開上游勘查開采市場、培育多元市場主體的方向持續推進。
市場多元競爭仍顯不足
“不過,目前能夠真正進入油氣上游勘探開發的市場主體其實還不夠多,多元化市場主體競爭的格局還未完全形成,整體來看變化不是太大! 天然氣市場資深從業人士孫成龍指出,“因此,《意見》也是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,對油氣上游勘探多元競爭格局相關政策進行修訂!
自上游礦權“破冰”以來,民企紛紛入局參與開發“盛宴”。新疆互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、北京眾興恒源礦業有限公司、北京新和豐源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,都通過公開競爭方式,分到資源“蛋糕”,競得掛牌出讓的多個油氣區塊,但僅中曼石油探轉采取得一定成果。
“主要是此前條件較好的油氣區塊已經登記完畢,部分已獲得的區塊資質條件不夠理想,一些區塊更是勘探難度大、風險高,多年勘探未獲突破。同時,在能源轉型過程中,部分投資企業對化石能源投資的興趣下降,充分競爭的格局沒有形成!倍愠烧f。
“能不能增加儲量,關鍵在于有沒有工作量。沒有投入就沒有產量,因此,需要更多市場主體加入。投入多,發現的儲量才能更多!倍愠裳a充說。
受訪人士均表示,由于不同企業對同一區塊的地理構造認知和所持技術不同,因此在區塊條件增效可能不及預期的情況下,更換作業者或共同研發進行再勘探,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!皡^塊流轉很有可能就盤活了礦權、儲量、技術、人力、設備等資源資產,大企業所擁有的沒有進展的區塊‘倒手’到民企或者外資企業手中也能有所收獲。”孫成龍指出。
“不過還有一點需要注意,就是我們的數據資料、開采技術和人才服務共享工作做得還不是很好,數據資料這些‘藏寶圖’大都被藏著掖著。其實只有適時共享,讓作業公司充分了解區塊詳情和潛在風險,才有助于發現并開采更多油氣資源!倍愠烧f。
有業內人士建議,油氣上游勘探開發是塊難啃的骨頭,油氣企業應該相互協調、相互補充,既要競爭,更要合作。只有這樣,才能推動國內油氣行業發展。
未來逐步由重審批轉向重監管
受訪人士表示,未來,為提高油氣資源開發速度和效率,預計國家還將進一步推進油氣上游產業開放,尤其是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和措施,吸引更多的外資或民企進入,逐漸建立有利于市場主體競爭的體制和機制,由“重審批”逐步向“重監管”過渡。
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韓亞琴撰文指出,從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角度來看,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權力清單、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,明確管什么,怎么管。同時,還要梳理目前油氣勘查開采的審批事項,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。“建議建立多方聯合的應急機制,以便積極應對由更多市場主體進入帶來的管理難點!
“幫助新進入的市場主體盡快熟悉和掌握各項法律法規,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等,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精力!倍愠烧f。
受訪人士均表示,未來要綜合考慮競標企業的資金、技術、安全環保、風險承擔能力等,加強對競標企業油氣勘查開采綜合能力審查,遏制競價中的不理智現象。
“油氣上游領域機遇與挑戰并存,礦業權高度集中的‘圍城’正被逐漸打破。具備配套實力的企業將有更多機會乘上政策東風,獲得更大發展空間。”董秀成說。(記者 渠沛然)